日曬法
是咖啡豆最古老、最原始的處理法。一千多年前,阿拉伯人就以此法處理咖啡。是將採收的咖啡櫻桃放置在露台上直接曝曬,直接接收陽光曝曬(大約需要27天-30天),把水分從50%曬到只剩下12%左右完成。這個處理法概念很簡單、不太花錢,但是有很多的變數與風險
風味呈現:酸度柔和與均勻的苦味,稠度較濃、層次豐富、甜度較為明顯。
品質好的日曬豆會帶有水果味或酒香。
日曬乾燥:將新鮮的咖啡果實放到曝曬場進行日曬乾燥,經過約2~4週的不停翻動自然乾燥至含水量剩12%左右。使咖啡櫻桃均勻受熱,乾燥後咖啡果核與外皮會分開,再以脫殼機脫去果肉、果皮..等,進行篩選就完成了。
水洗法
是由荷蘭人於18世紀發明的技術,適合多雨的地區,雖然過程相當繁瑣,但卻是目前較為普遍的生豆處理法,佔約70%的咖啡總量。將採收的漿果以去果皮機將大部分的果肉從咖啡豆上分離,再將帶殼豆導引至一個乾淨的水槽裡,浸泡在水中進行發酵以徹底去除殘餘的果肉層。透過水處理,未熟豆及瑕疵豆會因為浮力的關係而被挑選出來,發酵的過程也比較好控制,因此風味上不像日曬豆有雜味,而是呈現明顯果酸、複雜度稍強以及更乾淨。但也是因為太過「乾淨」,風味的豐富度也稍弱。
風味呈現:酸度較為強烈,口感上則較乾淨、清爽而明亮。
蜜處理
的意思來自於曝曬前咖啡豆很黏的果膠層,黏的感覺如蜜一般;當咖啡果肉與咖啡豆分離時,外圍包覆著的果膠層經過曝曬,吸收空氣中的濕氣而使果膠層變黏。這裡的「蜜」是指咖啡果肉的黏膜層。採收後的果實一樣會以果皮機剝除外果皮,留著果肉經過日曬,讓果肉的甜度可以進入到豆子,又不用像日曬法花這麼長的時間。
風味呈現:酸度低、甜度較高,同時帶有果香味,口感的乾淨度較日曬豆高,而乾燥後有發酵的葡萄酒尾韻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ommonCoffeeToGo/photos/pcb.533224477074616/533223167074747/?type=3&theater